焦点要闻:高管频繁出走
1月21日,除夕,寒潮席卷全国。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在给员工的贺岁信中,要大家“做好全面迎接太阳照射的准备”。
这封信中,出现了“机会属于我们”“尝试海外布局”“启动股权和期权改革”等字眼,对内打气之意明显,但尴尬的是,全文阅读量只有2180次——要知道,2021年和府捞面就已对外宣称,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。
(相关资料图)
创始人贺岁信的热度,也是和府捞面乃至整个粉面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折射。
财经无忌通过多个信源得知,和府捞面在2022年经历了2次全员降薪、近10名VP级高管离职、加盟战略方向调整等。
难怪李学林要在除夕之夜提振士气,如果在烟火气回归和各类政策加持的2023年,还不能有所表现,那么在逐利的资本面前,宠儿难免变成流浪猫。
财经无忌从一家和府捞面的食材供应商处得知,2022年一整年,和府捞面的高管变动非常频繁,“跟我们对接的负责人,最快的一个月就走了。然后换个新的领导来,又是从头接触和熟悉。”
财经无忌初步梳理,整个2022年,和府捞面共有接近10名VP级高管离职,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产品、运营、IT、品牌、加盟、开发,甚至还包括行政。
“可以说,从年头换到年尾,像CTO和产品负责人这么重要的岗位,一年之内换了两次,最短的就一个月就离职了。”一名和府捞面员工说,“我们下面做事的人也很尴尬,新领导有新思路,我们执行了,可能人家一个月就被干掉了。换个新领导,又是另一个新想法。不执行,可能被干掉的就是我了。”
自媒体圈里已经在流传着的一个笑话是:一位和府捞面高管聊天时,表示和府的数字化能力很强,论据则是“在和府可以扫码点餐,送餐到桌”。“路边拉面店都可以做到的事情,竟然被当成了企业亮点,顿时好感全无……”
高管频繁更迭的原因,可能在和府捞面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。
“高管的试用期是半年,半年后会进行一次转正述职,下级和平行部门的负责人,都要对于能否转正发表意见。当然了,最后拍板的还是老板(李学林)。”上述内部员工说,“最被看重的是执行力和忠诚度。和府的企业文化有一条就是‘绝对执行’。如果对公司尤其是老板的要求反应太慢,或者没办法快速适应和府的节奏,那个把月也就干到头了。”
2021年,一众“新面馆”频频融资、疯狂开店。2022年,故事走向了全然不同的另一面:频繁关店、融资中断、投资失利……尽管强调高效率和快执行,但2022年疲软的餐饮大市场面前,和府捞面很难不被雪崩裹挟。
随之下落的,还有员工的工资。
一名知情人对财经无忌说,和府捞面第一次降薪,发生上海疫情期间,持续了数月后恢复。
“由于外卖堂食全停,对在上海门店总量超过100家的和府影响很大。当时是VP级打3折,总监级打4折,剩余员工5折或者6折。餐饮行业本来收入就不高,很多基层员工打完折后,每个月到到手的工资付房租都费劲。”对于不愿意接受工资打折的员工,和府捞面会全额发放工资并进行离职处理,“理由是不能同甘共苦,当时走了一批人,现在微博上还能搜到吐槽。”
“第二次是去年年底,打折的幅度没那么大了,八九折的样子。”该知情人说,“上海疫情的时候降薪,大家还能理解,但年底前这次确实有些受不了。一年之内降薪两次,这是我职业生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。而且和府一直在外面说自己现金情况很好,能扛过寒冬,但如果现金流是从员工工资打折挤出来的,那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?”
据财经无忌了解到的情况下,截至年前,和府捞面紧缩现金的策略仍在持续。已有数家供应商向财经无忌表示,已经过了合同规定的结款时间,但仍未收到和府捞面的相应款项,“以前和府打款很快的,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也慢下来了,只能求着催。”
一个至今仍未引起外界关注的消息是:和府捞面在2022年开放了加盟。如今和府捞面的官网上,依然有“开店咨询”的入口。但短短数月之后,加盟业务的团队就基本人去楼空。
一名和府捞面的离职员工说,“当时确实准备大干一场的,团队负责人到位之后,也迅速拉起来了一个二三十人的队伍。结果没几个月风向变了,人都陆陆续续撤了。”
和府捞面内部传出的消息显示,“风向”指的是整个加盟业务的策略。
“原来加盟业务针对的是手头有钱,也有投资意愿的个人或家庭,但和府团队是做手机连锁出身的,手机玩的是区域代理,所以和府的加盟业务就转了向,很多之前的工作就白费了,给人感觉就挺乱的。”
但和府捞面的自我感觉还不错,创始人在贺岁信里这样写道:三年,我们的生态结构全面优化,组织战斗力飞速提升,企业运行效率脱胎换骨……2023年,集团将启动三大事业群布局,在“零售餐饮事业集群”“新零售事业集群”“供应链零售集群”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与建设……我们已经做好全面迎接太阳照射的准备,也必将迎来属于我们的机遇、成果、红利。
确实,属于餐饮行业的红利已经在这个春节显现。
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2年1至12月,全国餐饮收入43941亿元,同比下降6.3%;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650亿元,同比下降5.9%。商务部的最新数据则表明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,助企纾困和促消费政策不断落地,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明显。其中,餐饮消费表现抢眼。有关平台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.4%,店均消费增长10.8%。
不过,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是,报复性消费的连续性无法保证,和府捞面要想长久高速发展,实现“境外上市”,时间的确很紧迫了。
毕竟,冬去春来,阳光照到的地方,可能是迎春花,也可能是被冻死的枯草。
精彩推送
新闻快讯
X 关闭
X 关闭
新闻快讯
- 焦点要闻:高管频繁出走
- 当前观察:2023款马自达2官图发布,海外起售价约8万元,前脸辨识度更高
- 世界观天下!新罗红坊规划_新罗红色山庄
- 环球热文:Mysteel午报:钢价涨跌互现,“双焦”期货上涨
- 全球百事通!磁存储材料新技术 可提升信息存储速度和密度
- 女孩摆摊半月赚万元,也是一种启示
- 六折剪纸_六折 环球微资讯
- 四洲集团2月1日回购3.00万股 耗资7.79万港币|速递
- 万兴科技:已于多个产品内落地虚拟人、文生图等诸多AI功能
- 2023年黄金有望冲3000美元,黄金有没有可能和钻石一样也是骗局?_每日速递
- 环球今日讯!2023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保电特巡顺利完成
- 电力每日要闻(2023年2月1日)-天天简讯
- 世界热点!成大专属红包,第二波来袭!
- 春节假期南方电网最高负荷同比增长3.2%
- 堡垒之夜第四章第一赛季第八周任务攻略
- 环球快资讯丨柳工江汉80台明星产品奔赴全国市场
- 中国玻璃(03300):集团于江苏的三条新能源玻璃生产线正式投产
- 哭能解决问题?伊藤美诚变“透明人”,张本智和正手“暴露弱点”
- 国科微(300672.SZ):4名董事、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19.38万股_快播报
- 当前速读:长春高新:如有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情况,公司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
- 广东: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工作
- 广西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2096亿元!
- 京东6·18持续至6月20日 主打晚8点开始预售
- 长沙市民起诉LV专柜售假 获三倍赔偿并退货
- 集聚“新人才”!雄安新区引进650余名优秀应届毕业生
- 2022年河北全省交通项目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860亿
- 河北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智力援疆新格局
- 33.5877亿元!中铁四局本周完成建安产值
-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43例 其中本土病例28例
- 陕西华北黄淮有较强降水过程 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岛等地
- 神舟十二号重返地球:“天地大搜救”
- 藏身网络平台 非法引流是如何“浇灌”黑灰产的?
- 黑龙江省22日12-24时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例
- 一大波雨水将至!北京今天白天有分散性阵雨 傍晚起降雨增多
- 久坐、体重大、锻炼少,腰椎间盘突出越来越年轻化
- 妈妈做手术带着26岁残障儿子住院 医院开“特殊病房”
- 清理入侵物种 恢复海岸生态
- 中秋国庆假期接踵而至 金九银十出行有哪些利与防?
- 当摄影遇到漫画,丰收画卷如此之美
- “社交牛掰症”有啥牛的?“梗”下的认同焦虑不能忽视
- 待遇跟上了,叫不叫“农民工”又何妨?
- “十一”出游最热门目的地:北京上海成都排前三
- 北京推出5条直达环球度假区定制公交 单人票价16.8元至24元不等
- 放弃月薪过万工作报名参军 大学毕业生圆了空军战士梦
- 笑对人生!80后癌症女孩4年拍500余条短视频“抗癌日记”
- 北京年底所有行政区将引入共享单车 新增“电子围栏”
- 被问恋爱经历、星座、三围……奇葩招聘背后是就业歧视
- 调查广西钦州推动辅警入编:怎样打通辅警职业上升通道
- 半年多就被撤销 四川这一“短命”业委会是如何诞生的
- 新疆“十三五”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逾230万人